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发挥整体计划和监督的作用,包括团队沟通、跨部门沟通、项目需求等,不断地进行项目梳理和实践,以达到目标;本文作者分享了产品立项过程中的收获,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负责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产品,属于一个技术驱动的专业软件产品,在产品立项的过程中,收获了一些过程经验,这里做一些记录。
从项目的生命周期来看,当前是迭代生命周期,产品基本版本完成后,在其上持续进行增量式开发。
根据进度和完成情况,整个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
构思阶段:对项目总体框架进行初步构思,提出项目概念,组建项目小组;
规划阶段:确定项目目标,论证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项目设计、启动实施、过程需要过程控制;
最后阶段:交付项目成果,总结经验。
项目启动属于项目规划阶段,其工作内容包括:确定项目背景、项目需求、项目总体推进计划、产品竞品分析、可行性分析、最终交货期;重点阐述项目的价值,并告诉当事人“是什么”“怎么做”三个主要问题。
全过程涉及跨部门沟通、多个评审会议、整理项目资料等复杂工作,目的是使各方意见达成一致,推动项目的后续进程。
立项前有哪些准备?
一、明确项目特点。
因为立项的对象是项目,首先要明确行业,不同行业的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软件产品,不同的产品,在项目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项目的目标,可以是标准化的产品研发,或者是定制的产品开发,或者是技术服务项目,或者是解决方案;项目的侧重点因对象而异。
对嵌入式操作系统产品来说,技术门槛较高,产品对技术的成熟要求较高;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技术对产品开发的影响排到最高水平,其次才是关注易用性等其他需求。
首先要保证产品的功能可用性,解决有无问题;能让用户快速使用,其次要考虑产品功能的完备性,考虑多个用户的需求,定义产品模块,扩展产品功能;继续推进,则要关注产品的易用性,功能是否良好,是否能增强用户粘性。
对项目特征的界定有助于对立项问题的界定,产品的划分遵循产品思路,解决方案的划分更为重要的是情景化和可行性,前期项目的划分则需要重视前期资料的整理等。
2.明确项目启动的关键工作。
项目的首要工作是沟通和写作,这两个方面既费时又费力。
交流工作:横向包含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向研发部门确认需求说明、资源、风险;向测试部门确认需求说明是否一致,需求说明是否可测量,重点测试点是否体现——这些交流都需要召开会议,一次一轮确认。
垂直整合,包括向上级报告,确保与公司未来战略相一致;领导市场计划,是产品未来发展的方向,无论是提高市场份额,还是盈利策略,都具有指导性意义。
数据撰写:数据输出需要分析流程文件和立项报告——流程文件包括用户需求、需求分析、设计方案等,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序的整理和标注。
项目申报书则是根据具体模块,对相应模块的内容进行描述,经多次修改、评审,提高可读性。
如何提高项目立项的效率。
一、资料的商定。
信息的连贯性在很多次会议上都得到了保证;只有在沟通过程中,通过会议形式收集意见并达成共识。
二、明确计划。
启动阶段所需确认的一切,需要给出计划;在哪个时间段,完成了什么,完成了多少,层层递进。
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
辅导小组:我们在干什么?怎样呢?有什么意思?规划可以使事情变得更简单,表现形式可以是Roadmap,从0-1到0-1的开发次序,再到后续技术的成熟,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开发思路,指导团队进行工作(强调这里没有层次,一切都是沟通)。
清晰的工作内容:只有清晰的计划,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根据项目的开发计划,将工作时间划分为若干段,明确投入时间,才能把握工作节奏,不会因任务时断时续而焦头烂额,提高工作成果质量。
三、立项完成后的产出?
一、交货方式。
立项必须明确,但往往忽视了过程要产出的内容,而交付则是项目过程各环节相互联系的产物,也是确认项目闭环的证明。
交付程序需要质量流程协助一起开发,并将其写进规范要求,以推动整个项目;例如:立项程序的交付程序,例如,立项报告、需求说明书、需求表格等,以推动下一步项目计划的执行。
二是经验总结。
复盘工作流程,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东西。
形成写小结的习惯,有助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不断地改正大大小小的缺点,也是对过去的一种追溯;根据个人习惯,经验总结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日记、报告、图解等形式。
对产品经理来说,不管负责哪一种产品,都要以用户为中心,把产品做大做强;工作中要在产品思维下不断实践、验证、修正。
关于《什么是产品立项?产品经理如何进行产品立项?》的相关内容,就给大家讲到这里。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xiaozeseo.com/cpyy/105.html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