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榜发布消息,微信视频号已开始测试朋友圈分享置顶功能;朋友们在视频号发起直播分享朋友圈即可置顶,且不会被人为阻止。与之相比,前不久视频号还上线了“好友观看直播”功能,用户可以在“好友观看直播”页面上看到“好友观看直播”。
根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直播视频号的入口至少有8个:视频号主页,视频号“关注”页面上方,好友分享页面上方,视频号“好友”页面上方,微信群分享卡片,视频号搜索页面,视频号动态,预约后的开播提醒等。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微信正在竭尽所能地对错过短视频红利期的用户进行补救,增加了公众号的内容呈现形式;尽管有许多变化,但视频号并不是一致看好的。
更是产品运营界的许多人不看好视频号,我收集总结了几点不看好的观点:
1、与抖音相比,内容的创造性和沉浸性非常低;
2、与主流短视频相比,视频号的内容更难理解,大多数人刷短视频是为了开心;
3、与抖音一刷就是1小时不能播放的页面播放设置相比,视频号短视频并非单一占满屏幕,也不会持续不断地传播类似主题的视频,因此用户可能进入后1分钟就离开。
如果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的话,我对上述观点非常赞同。
本文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视频号进行介绍:
1、视频号是否为企业提供了运营空间?
2、还有什么关键的衡量标准?
3、附加:视频号变现怎么玩?
一、正确认识视频号。
视频号是否为企业提供了运营空间?回答是:是的。
先去了解一下现阶段的视频号究竟是怎样的定位。视频号=短视频是正确的,但这里的视频号需要与抖音、火山、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区别开来。
作为微信社交平台的产物,视频号和微信有着同样的内容呈现机制,即:依靠社交关系做内容推荐,不做内容分发,依靠用户主动选择订阅观看。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与信息流广告发布内容的短视频平台有本质上的不同;这种产品理念是微信创始时张小龙就坚持要做的,因此两者的区别是本质的,几乎是不会改变的。
对事物的认知就是要抓住其本质,企业应该先把握这一点,然后再考虑是否符合企业自身产品的网络营销调性。
二、四个关键的衡量标准。
1.指标1:DAU+用户量。
6月份,新榜上发布了超过2亿个视频号DAU,虽然对其他短视频平台来说还不算多,但对新榜来说却是一个里程碑。或许所有人都会考虑DAU数字后的用户保留时间等数据,但本月腾讯的收益报告显示,微信的用户数量已达12.12亿。
利用DAU和用户量的综合数值,根据某人的位置进行交易,有流量的平台进行操作,这是衡量企业做视频流量的指标之一。
2.指标2:通风口的时刻。
之前就说过目前微信对视频号的相关调整措施,以及为什么微信要大力将流量分配到视频号上。
如今的视频号已是微信的风口,风口往往就是机遇。
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微信之前推出过拍一拍功能,所以带着‘拍一拍’的热门话题,任何一个小小的改变,在一段时间内都会成为焦点,这也是因为微信的用户体量实在太大了。
如此非自然、可预见、可分析的热点对于企业经营来说简直就是不蹭白不蹭啊。
指标3:用户观看短视频的统一标准。
为调查用户对视频号的观感,我把自己深入到视频号中,我发现实际上点赞评论数量多的内容大多似曾相识,觉得自己见过别处,或者说拍摄的情节与其他短视频平台高点赞视频相似。
肯定还会有一些赞数不高的内容效果不好,但值得思考的是,把这些内容放到其他平台上竞争,比如抖音,快手等,是否能产生好的效果。
目前,微信的用户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网民,因此,他们对于视频号上面短视频内容的认可标准与抖音、火山、快手等短视频上面的认可标准是相对统一的;因此,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运营效果,首先要发布好的原创内容。
4.指标4:用户心理在社会逻辑之后。
首先,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其内容输出又都是以社交关系为核心来呈现的;因此,视频号的内容呈现方式还是以社交关系为前提,形成的内容传播网络就是朋友——朋友——朋友的朋友,就像朋友的朋友一样,很有可能成为我的朋友,而这种传播过程的设计正是基于社交逻辑背后的用户心理。
与此同时,它拥有大量的私有域用户,不需要完全在公域平台上进行竞争,所以我了解到一些没有专业短视频团队的企业,简单剪辑短视频在视频编号上的曝光比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要好很多。
三、视频号的变现玩法。
如今,制作视频的企业逐渐增多,许多企业都会在运营战略上寻找上百、上千个KOC来发布相关内容。
与此同时还增加了公众号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后进入呈现企业微信的二维码或小程序商城的二维码页面,直接实现了私域流量的获取和实时转化,这一玩法的本质就是产品的创新。
或添加活动链接,用户可直接通过链接跳入商城,完成购买和下单。
关于《企业运营微信视频号的发展前景》的相关内容,就给大家讲到这里。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xiaozeseo.com/cpyy/249.html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