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中应用最多的是商品榜单,即通过不同的数据筛选出销量、价格、趋势等排名较高的商品,降低了用户的下单成本。只要是所有的电商都有排行榜单,但是如何利用排行榜单自动化来提高商业效率,就需要从排行榜单的使用逻辑、商业应用场景等方面来考虑。
一、排行榜的价值
排行榜单,顾名思义就是产品的排名榜单。该排行榜单的价值在于引导用户快速下订单,并利用明亮的商品数据。
第一,创造需求:当用户没有想要的商品时,可以通过排行榜单找到更多感兴趣的商品,看看其他人都在买什么。人就像八卦,别人买的东西自然也会引起他的兴趣,久了还可能会加买。
第二、推进转化,用户已经有了心仪的商品,但品牌众多,分门别类,杂乱无章,优柔寡断,迟迟不下订单。这时通过排行榜可以看到,出售好这类商品。人家都买了,我买的也不会差。侧边为用户做出决定。
二、排行榜公布的场景分配。
排行榜单中的应用场景几乎随处可见,并且融入了每个业务场景。
第一,猜你喜欢的电商首页模块,根据用户行为和标签,匹配合适的排行榜单。
每个用户都有不同的标签,而且用户是标签的集合体。因为主页猜你已经拥有了最多的用户,最清晰的标签集合,匹配合适的和精化的标签排行榜单是最容易的,而且转换率最高的应用场景。近三年来的电商发展,推荐在用户转化的提升上浓墨重彩。
第二,主推平台的营销模块,如聚划算、京东秒杀等,也有自己的排行榜。
重点在于参加促销活动后,价格优质、性能良好的商品,限时限量。自身销售的商品具有价格优势,合并券、满减等促销活动,已形成一定的用户认知。与之配套的是,清单的引导,有利于促进商品的转化。
第三,重点关注用户的活跃和留存渠道,如淘宝上有好货和每日好店,主营内容营销和种草推荐。作为中期到中期的内容培养和转换过程,需要持续的引导和接触。
从而可以融入榜单模块,如口碑榜,促进图文视频等模块的转化。让用户更忠诚,也更容易通过“种草清单”模块分享信息。
三、用户接触与支撑点。
在用户决定购买某一商品前,会在不同的平台进行比价,查看评估数据,销售数据以及售后服务经验等。因为用户还不信任这个平台。怕买后货不相符,费力。
该排行榜以商品的用户数据为筛选因素,以吸引消费者。在用户层面上,排行榜是留住用户的有力手段。所以排行榜单标签越仔细,就越有助于抓住用户。
在平台方面,排行榜显示了供应链端的最佳商品数据,显示出平台商品实力和供应链优势,是获取用户的有利途径。就像拼多多一样,供应链很强大,反复购买之后,用户每次购物,都会想到去拼多多平台购买,也是打造用户心智的一个很好方法。
四、榜单池设置。
每一业务线都有单独的排行榜单池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是商品类别,在排行榜单中是指某一大类别的全部商品,比如通信计算机类;或者是精加工的叶子类,比如书籍传记类。但是要注意的是,类目太细,商品可能少了而不能成为排行榜单。
价格段,不同用户的购买力是不同的;如果商品池足够大,根据价格段的高低来区分不同的排行榜,就能精确命中用户。甲、乙两个用户都喜欢手机,那么对A推荐9999,对B推荐500。
第三,商家类型,这是针对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的自营。比如用户在京东购物,可能更倾向于平台自购商品,信任度更高;有针对性地推出自购商品排行榜。
也要考虑特殊的尺寸,比如特定季节的商品短袖和凉拖,做特殊的春夏秋冬过滤,可以让榜单更符合消费场景。还有性别属性,比如姨妈巾等女性用品,可以根据用户属性转到推荐排行榜,提前过滤。
五、排行榜的类型。
根据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可以将排行榜单分为3类:销量、价格和利益。
1、销售情况
该榜单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电商,可以细分为销量榜,根据商品在某一时间段的销量高低来划分;回购榜,根据商品在数量和重复购买次数来划分,主要是针对快消母婴等周期性购买商品。
2、价格。
降幅是影响消费者成交的必要因素,降幅根据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降幅高低来确定,在用户有购买意向的前提下,降幅能显著促进商品转化,特别是低客单商品和价格敏感用户。
该折扣排行榜单逻辑相似,根据商品折扣、点击购买等指数计算商品折扣力度/性价比指数,引导用户下订单。但是相对于降价榜,动力并不明显。
3、利益清单。
针对用户尚未有购买行为和偏好时,旨在提升用户偏好的商品范围。
比如新款榜,反馈商品上线的主流市场先后,引导用户关注,适合新款引流。种草榜可以根据商品被用户收藏、点击、加购的数据而形成,反映商品在市场上的热度。
排名靠前是电商打造平台不可或缺的一环,即使节省了人力运作成本,也更倾向于精益求精。但是如何将这些排行榜单整合到不同的业务场景中,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还需要仔细考虑。
关于《电商商品榜单如何运营?》的相关内容,就给大家讲到这里。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xiaozeseo.com/cpyy/440.html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