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赛道再现腥风血雨?美团最新动作频频显露

发布时间:2022-3-1 作者:童年时光阅读量:177

在社区团购业务前不久被列为一级战略项目后,本月21日,美团又打出一张新牌,这次的目标是社交电商领域。

根据Tech星球的消息,美团将推出一个新的名为“美团团节社”的项目,该项目将由该公司的一位副总裁直接管理;该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对该项目的内部测试,并计划在10月底以邀请形式开放,而开城首站则位于西安,这是该公司唯一的面向C端消费者的社交电商推广平台。

谈起社交电商,或许不免让人想起一些玩家,如拼多多、云集、环球捕手等,但实际上,美团团节社的对标就是一家本地生活团购平台“团联周边游”。

美团有意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美团入局会不会再次改写这个细分领域的行业格局?

本地生活

美团做生活团购平台,并非一时兴起。

实际上,美团团节社是以本地团购特惠秒杀服务为主打,聚集各种商品优惠活动的信息;又以文章的形式,通过本地团节社的微信公众号,将本地用户推送到本地,让用户购买。

这条细分的赛道即将进入,美团打算做什么?也许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

首先,作为中国最大的本土生活服务平台,美团大后方的战斗从未停止过,在外卖、旅行、共享出行等领域都是竞争激烈的行业。

以酒旅领域为例,美团和携程本身就存在着业务上的重合,并且在高星酒店领域频繁交手。

七月份,美团上线了酒旅的“超级团购”产品,直插携程的高星酒店腹地;在压力之下,携程创始人梁建章不仅亲自直播带货,还于八月十六日与京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核心产品供应链引入京东平台;为京东提供实时产品库存,与美团陷入胶着的持久战。

另外,与阿里的战争也愈发激烈,阿里拥有“飞猪”、“饿了么”等战略支点,与美团在酒旅和外卖两大核心业务上形成正面对抗。

由于美团对电子支付和实体电商的野心越来越大,阿里巴巴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布局势不可挡——它不仅为饿了么提供了百亿补贴,还利用其旗下的高德公司发布的涵盖全国350多个城市吃住行游的《高德指南》,为美团打广告。

实际上,除了核心业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外,美团在某些细分领域的竞争压力并不小;比如目前火热的社区团购领域,尽管美团有优势,但各巨头也早已携兵进驻。

继拼多推出《快团团》后,8月26日又推出《多买菜》,并投入10亿补贴抢团资源;6月,滴滴出行在成都试水社区团购项目《橙心优选》;7月,阿里宣布准备成立新的社区团购部门;一个月后,饿了么开始着手招募社区地推员、社区团购运营、推广等工作,选择河南郑州作为无寡头团购企业的首站;一个月后,又有消息显示,10月19日,饿了么也正计划进入社区团购领域。

于是,以美团的整体生态布局来看,选择入局一家规模较小的企业,实则是一种上策。

另外一方面,在这个细分的赛道上,已经有很多玩家跑通了这条路线,商业价值得以体现。

以联联周边游为例,其业务已辐射全国大部分城市,采取与当地商家合作的形式,开展“门票、餐饮、酒店”等当地生活特色秒杀活动。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联游公司在成都的月销售额超过了3000万元,而西安的月销售额超过了1500万元。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联联周边已经把业务烧到了美团的家门口,并且在这条细分赛道上,有旅划算、云客赞、鑫划算等大大小小的秒杀团购平台。

于是,美团的反击似乎也如出一辙。

总之,不管是基于美团的生态布局,还是这条细分赛道背后隐藏的价值与压力;对于美团来说,寻找新的突破口是必然的。

社交电商引爆流量,美团团节之痛与机遇并存。

基本上,美团所推出的团节也属于社交电商的一条细分赛道。

2014年,社交电商进入了大众视野,并在2017年开始崛起,相对于传统电商,社交电商有了独特的优势,如病毒式分享传播。

根据这些数据,中国网购市场的社交零售交易规模将大幅增长,今年中国的社交电商消费者将达到7.73亿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而模式优势和万亿级市场的消费潜力,为美团提供了一个更加物有所值的商业渠道。

再次,地生活团购平台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C端用户来说,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大众对产品的追求更趋向于物美价廉;尤其是受经济低迷的影响,受疫情等大环境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也都有能省则省的心理,何况还可以通过分享获利。

对于B端的商家来说,现在的流量成本越来越贵,商家也在四处寻找流量,自然流量在哪里才是最有效的选择;一旦商家发现在入驻一些老牌的团购平台上,不仅收费较高,而且效果也比不上这种本地秒杀平台,这样相对新颖的平台自然也会吸引更多的B端商家加入。

因此,基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已经具备的优势,它有可能在这个领域孵化出一个真正的美团版的“O2O”。

但是,美团虽然有很好的基因,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另一方面,联联、旅划算、云客赞等这些玩家拥有先发优势,平台早已养成了消费习惯,形成了较强的用户粘性;以联联周边游为例,该公司目前已在全国31个省市和地区拥有300多家分支机构,团购预订量近万件,月销售额近亿元。

那麽,作为后来者想要在赛道上抢先一步占领领头羊的地位并非易事;就社区团购赛道而言,早已是大势所趋,但兴盛优选、十荟萃等头部玩家已率先在市场中占领用户的信任,此时拦截已失去最佳入局时机。

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团开城初期的谨慎选址也是值得注意的;事实上,美团原本选择在武汉做第一批“美团团节”的营业点,但考虑到武汉是其主要的生力军,对于这个市场仍然需要谨慎,所以第一批试点城市将选择西安。

那麽,在港股研究社看来,美团做社区团购平台的想象力还不错。

只是,但是在美团率先以巨无霸的身份闯入后,会不会对这个格局产生影响?

美团率兵闯入后,恐引发行业“鲶鱼效应”和“蝴蝶效应”?

该公司坦言,美团团节的运营模式与当地生活团购平台“联联周边游”相似,有分析认为,美团此举,是想狙击联联周边游。

实际上,不管美团此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美团的举动都有可能引发行业鲶鱼效应——本地生活团购平台可以归于餐饮本地生活后市场,目前还没有独具一格的企业,各层次的小公司都在争相入驻。

如果美团进入具有巨大优势的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将很有可能直接触及“联联们”的利益,行业中的旅划算、千千惠等平台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存在着扰乱之前市场格局的逻辑。

然而,反过来说,美团的入局同样可以激发这些玩家的破圈潜力,给予整个行业更积极的推动,有利于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随着美团对该领域的加码,以及自身赛道目前仍处于蓝海状态,很有可能引发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的加入。

参照社区团购领域,阿里、腾讯、拼多多、滴滴等各大巨头纷纷布局;也或者是潜力巨大的下沉市场,阿里、京东、苏宁等玩家齐头并进。

到那时,在本地生活团购平台领域,也很有可能复制当前社区团购领域各巨头及赛道细分玩家的竞争局面。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xiaozeseo.com/hlw/125.html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相关栏目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