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和同事聊天,扯到了直播行业各个平台的流水,当时说有些平台就是抱着快速捞一笔的心态,最终收入都停留在了某一条线上;而那些曾经长线发展起来的平台,现在流水基本上比前几条平台高出几个数量级。
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是做赚钱的事,还是有价值的事。
首先简述一下自己对这两件事的看法,我所理解的赚钱的事,在短期内可以有明显的收益;在短期内不一定有收益,但在长期可以有更大的收益。
文章主要包括赚钱与值钱的事情,各有所长,以及如何取舍这几个部分。
赚钱的东西和有价值的东西。
首先举个例子,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安利,对,就是安利。
可能是这样的意思,具体细节记不清了吧。
有个山村,离水源很远,村民的日常生活都很困难,只能到遥远的河边去打水,大家都很不方便。
小甲和小乙这两个有为青年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都想帮助村民解决这个问题,自己也能有所收获。
小甲身强力壮,头脑灵活,说干就干,所以他每天都到河边帮村民打水,按水桶计费,每天多跑几趟,也能挣不少钱。
小乙沉思良久,决定想把水带到村子里,让需要水的村民直接来买;但是把水带到村子里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眼看着小甲日进斗金,小乙更加焦虑不安。
此时小乙有两个选择:选择一,每天和小甲一样送水,选择二,坚持自己的选择。
使用第一种选择,小乙马上就能赚到钱,但是后面的结果是小乙和小甲各自扩大并维持着自己的用户,不断地打价格战,最终两个人都无法坚持下去,说不然我们一起干吧。
使用第二种说法,小乙需要能够忍受长时间入不敷出的情况,等到水流入村庄的那一天,就可以躺着赚钱了;同时,小甲的生意也可能无法维持下去。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个关于赚钱和有价值的事情的典型故事,请看另外两个对比,一个是关于个人,一个是关于公司。
有些地区教育程度较低,父母在孩子上高中甚至初中时,就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是让孩子留在学校,多花点钱,还是提前辍学去打工挣钱。
许多家长选择让孩子辍学打工挣钱,他们的逻辑很简单:高中+大学+大学能省十来万,外加一年能挣五六万,几年下来,一年能挣二三十多万;大学毕业一个月也能挣几千,差不多。
但是,无论是继续保持增长,还是获得好工作的可能性,上大学的不知道会比上大学的更高,请注意我们所讨论的群体一般概率。
类似地,有些人喜欢在工作之余去做些副业,也能挣很多钱。
但是,如果你把这些时间和精力用在你的业务上,你会更加有价值吗?也许你辛苦工作了好几年,还不够拿到别人的年终奖。
还有一件事是亲身经历的一家网络教育公司,该公司自研产品和课程,每年可以带来几千万的收入;后来开始转型,转变为销售驱动型,组建自己的电销团队,短期内收入就有很好的提升,于是CEO坚定地执行这一战略,资源开始倾斜。
就收入而言,整体提高了啊,这不是很好吗;但这真的会是一件好事吗,还真不一定。
以前的模式是以产品和业务为驱动,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和业务,而组织能力的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大规模、高效地提供质量可控的内容,并改善总体的付费转换和保留。
调整后的模式是电销驱动型,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电销队伍的数量、管理和效率,组织能力的关键在于,怎样才能招到这么多人,怎样才能管理好,怎样才能销售。
要知道,不同的思想决定了不同的后续行为,决定了所有的资源倾斜度和组织能力建设。
那么,究竟是做赚钱的事,还是有价值的事,首先要想清楚的是什么。
所有人都有风险。
在这个灰度的复杂世界里,任何事物都不会有绝对的好坏,即使好坏的定义本身也很模糊。
在电影“后会无期”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优点和缺点,我们很多时候做产品决定的时候,也是看最后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
无论是做赚钱的事情还是有价值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具体的利弊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我们来看看可能的风险。
首先讲讲赚钱的事情。
第一个可能要面对的问题是,它可能只是一个临时的计划,没有竞争力,甚至可能会影响随后的所有行动。
例如上面提到的人肉挑水,以及以堆叠人力的形式实现的短期提升,都会错过后续的可能性。
第二,可能面临着天花板问题,可能是这个东西的天花板太高了,而你没有意识到,也可能因为你过早的赚钱,而没有办法到达它的天花板。
例如,找个万人市场,专注于赚钱,然后规模一直那么大,或者是在增长的过程中开始变现,从而错失了赚更多钱的机会,就好像学习还没结束就让别人开始赚钱一样。
接下来是更高层次的替换,写作中称之为“降维打击”。
例如,小甲每天赚的钱还不错,此时小乙开张了,水的价格只有小甲的一半,于是村民们纷纷跑到小乙那里买水,小甲辛辛苦苦积攒的客户关系瞬间崩溃。
再说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第一是时间窗问题,所有的概念都有其成立的前提,错过了可能就不成立了。
比如打水,假设小乙需要2年时间才能把整个水厂建好,村庄还需要3年时间就能集体拆迁,那么小乙的方案会更好吗?
第二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时间拖得太长,可能整个大环境都在变,你要做的事情自然也会变得没有价值。
例如当年线下刷卡很不方便,你想要做一个统一的商户工具,建立自己的渠道和网络,然后坐等手续费;结果到了移动支付,每台手机都是一台刷卡机。
还有就是竞争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竞争是一个变量,在不同的时间点,竞争的激烈程度是不一样的。
例如当年报考某一专业时,有些专业可能是热门专业,等到毕业时,突然发现冷门。
又或者当年页游市场非常赚钱,大家都抱着快捞一笔的想法,你决定要做精制大作,呕心沥血,几年来磨刀霍霍,结果你要上线的时候,大家发现山头都差不多占了。
其他人都已结清帐了,这个时候你说等我一下,我马上就准备好了,可以入场了,可能吗?
因此,不管是做赚钱的事情,还是有价值的事情,都会有好处和坏处。
第三,如何取舍。
以与朋友的一段对话作为结尾,相信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有朋友一天问我说,著名企业的offer以及中小企业的业务主管你会怎么选择?
我说的是个人目前的阶段,现状和未来的目标。
他说,是的
如果有什么选择的话,你可以列出所有你所关注的因素,比如成长空间,薪资水平,公司的加成率,环境等等;然后自己设定权重,将两家公司分开,进行比较。
你这也太理想化了吧,他说,只是比较系统而已。
当你去抛硬币时,我说,简单粗暴地说,你想再抛时,其实你已经有了答案。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xiaozeseo.com/hlw/126.html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