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读者和学员们都提出了一些较为全面的问题,例如:创业初期如何组建团队。咱们今天就谈谈这个话题。
1、组队打怪逐步完善完善。
建立团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从产品到销售到市场和客户成功的过程。
在创业初期,我们主要专注于产品,需要磨练的也是产品。创始团队都是带着产品来拜访客户,并且不停的做MVP(minimalviableproduct最小可视化产品),不断的迭代产品,让产品更贴近客户的需求。在创建者能够将产品卖出之前。
那么需要销售人员加入。要想实现从0到1的突破,需要有很强的能力。他能够想出一套销售策略,这样就可以复制到更多的销售团队中去。这一阶段我们主要靠销售来开拓市场。
当团队扩大时,仅仅依靠自我开发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市场,需要市场为销售提供线索。这一阶段我们将着力于建立营销部门,需要懂得市场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创业团队。分为两个阶段,以获取线索为主,当营销团队逐渐成熟时,品牌建设工作也应加入其中。
对市场而言,获取渠道有两种,一种是付费渠道,如SEM;另一种是通过内容营销,建立自己的自然获取渠道系统,这一点也很重要。(我的会员课在第4.4-4.7节中主要是关于toB产品是如何进入市场的)
只有创建者、产品部的同事、销售部的同事等具备了一定的客户基础,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此时我们需要专业的客户成功团队来服务客户。
那是一个建立创业团队的过程。
2、职业身份+能力超配。
创业之初,我们想要找到真正认同这个职业的人,还需要注意能力的超配。
这是为什么,因为团队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由一个小金字塔变成大金字塔,我们当然希望小金字塔里的人将来能被顶上去,到达大金字塔的顶部。肯定不是只靠混日子的资格提升,而是靠能力和努力。
有一些技能可以学习,有一些技能仍需要经验,比如管理技能。管理者的能力部分取决于天赋,但大部分仍然取决于经验。有管理和没有管理的人,两者之间的差距将会很大。
未来公司规模扩大,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班底如果有很多人在创业初期加入,并且一直跟着成长,这将是最好的情况,对于团队的未来发展将非常有利。不然就是像你想要提升一个销售经理,提升他做经理,但他没有管理经验,这会很尴尬。您必须去培养他的管理经验,而这将是缓慢的。因此能力超群一点,让他一直处于大金字塔之上。
因此,很多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不仅关注团队的商业数据,如续约率、留存率等等,而且关注团队中人的状况,他们认为,如果你的初期团队足够强大,未来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尤其从1到100,您的团队可以快速成长,因为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管理基础。
对刚加入团队的人来说。建议使用一种叫做“投名状”的方法。
投名状是什么?例如,有一个新的合作伙伴加入。创办企业很辛苦,他工作也很努力。但很多努力不是立刻就能见效的,此时,新合伙人是否还能坚持到底?它很有挑战性。因此,我们希望他一开始来时,能把事情考虑清楚。假如他能够拿出一些现金,并以折扣价格购买一些公司的股份,他将经历在他掏钱之前痛苦的思考过程。正如我们所说的toB产品不应该是免费的,它让客户在付费时有一个痛苦的思考过程。我希望新的合作伙伴也能经历这个过程,强迫他想清楚这件事,然后再加入团队。
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心理学上解释,当一个人为某件事肯付出,当他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后,他就会越来越多,不容易轻易放弃。
当然,也有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位新合伙人的问题,大家可以在留言区讨论。
所以,怎样才能让既有能力又愿意掏钱加入的人加入团队呢?要想和创建者交流,需要更多的时间。我经常说,首席执行官应该把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战略上,这还包括:多接触外部世界的目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人身上,寻找好的人,安排好他,激励他;还有三分之一用在团队的日常管理上。
3、预先约定:目标、工作方式、资源支持。
天才到来后会怎样?在找到很多创始人后,我发现他们都会放手。这是不好的。即使你已经给了他足够的动力,他还是会有很多动力,但我们还是要给他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新来的人来说,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当然不错,但如果没有短期的目标,他也容易迷失方向。
而且一家公司它有统一的战略步骤,如果大家不一致就会出大问题,尤其是初创公司。因此,我们要给新人定下固定的短期目标,明确一个目标,
而且,我们要确定每个人如何工作。对于周报,我比较赞成。这并非日常工作中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周报的形式更适合。周计划做什么,下星期我们及时进行沟通,把这周的工作情况和下星期的工作计划大家进行沟通并确认。
做周报,当然是很苦的事,一年要写很多很多的字。在此之前,我每年都要在团队中写20万字。撰写周报,写分享,都是为了大家在战略上同步,在战术上达成共识。
还有,我们要和新合伙人沟通,看看公司有什么资源来支持你们。实际上创业公司并没有什么资源,尤其是来自大公司和外资企业的同事,我们要和他们沟通清楚,说我们确实资源不多,主要还是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
提前沟通好这三件事,比他到岗后发现自己有了很大的落差要好得多,这样他就可以在你这里长期努力工作。
新的部门级团队的建立也是这三种逻辑的结合。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xiaozeseo.com/hlw/375.html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